关于慎重选择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提示
1、 何为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?
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只是一种泛称,市场上可能已更名为其他名称荷载箱流通使用,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是泛指没有采用优质碳素钢制造油缸、活塞结构的荷载箱。
2、 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国家相关规范是否认可?
1) 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JGJ/T403-2017编制组曾发文,明确指出在编制该规范时未考虑囊式(通莫式)荷载箱,如有单位采用囊式(通莫式)荷载箱,由此产生的问题均由使用单位负责(详见附件);
2)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(建研地标[2018]5号文件)也曾明确指出,囊式荷载箱测试完成后的桩不应再作为工程桩使用(详见附件);
3) 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JGJ/T403-2017规范的第14页《附录A 荷载箱的技术要求》、33页、35页等多处文章表明,荷载箱设备应具有油缸和活塞结构。
3、 为什么荷载箱必须具有油缸、活塞结构?
1) 荷载箱是一种特殊的千斤顶设备,而千斤顶设备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油缸及活塞结构;
2) 油缸结构具有固定横截面面积,输出推力更稳定。
由压强的计算公式:P=F/S得知,S受力面积是否准确,会决定着输出压力是否准确,油缸活塞式千斤顶具有固定的横截面面积,工作时只会产生竖直向上向下的工作推力,输出压力更稳定;而囊式(通莫式)荷载箱,其输出力大小靠非钢活塞的变形量来确定,输出力无法通过恒定的压力值来控制,具有不稳定性,所以产生的推力也具有不确定性,这就是所吹嘘的低压力值荷载箱。
4、 为何不认可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?
1) 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因设备整体强度较低且内部存在橡胶制品零部件,长期预埋后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;
2) 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,其内部的囊腔或压力单元因充液体膨胀变大产生推力,一旦遇到桩底沉渣过厚或者桩底混凝土不密实而出现沉降过大,此时沉降量已经超过规范要求而荷载箱显示没有位移正常,造成检测结果误判;
5、 囊式、通莫式荷载箱使用后存在哪些安全隐患?
1) 检测数据与实际数据相比偏大;
2) 由于安装荷载箱位置的钢筋笼被切开分为上下两段钢筋笼,囊式、通莫式等荷载箱设备整体强度不足,造成竖向承载力无法传递下去;
3) 工程桩进行自平衡静载试验后应进行注浆,蘘式、通莫式荷载箱由于其结构缺陷,无法进行缸外注浆(裂缝位置无法确定),造成桩身不完整,危及建筑安全。
6、 囊式、通莫式等荷载箱的特征是什么?如何识别?
1) 设备较轻。囊式、通莫式等荷载箱结构类似铁壳包裹橡胶囊腔,设备整体较轻,与相同规格的标准荷载箱比较,其重量轻60%以上。
2) 有导流锥结构。囊式荷载箱因为受力面积较小,通常会在千斤顶的上下部位增加圆锥结构的导流锥,以增大受力面积。
7、 自平衡静载荷载箱其他注意事项:
1) 宜整体检定。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(JGJ/T403-2017)规范多次提供荷载箱应具备“油缸”、“活塞”结构,并且建议“宜”进行“整体检定”(将组成荷载箱的所有千斤顶统一组装到位,并连接长油管进行整体产品性能测试),经过整体检定的荷载箱产品质量更加稳定;目前市场上荷载箱多为分散检定,即将荷载箱内部的多各千斤顶拆分开单独进行计量校准后组装,无法测试整体稳定性。
2) 宜由国家法定计量机构(具有CNAS能力标志)进行校准、检定。目前市场上计量校准公司众多,乱象丛生,大量第三方计量校准公司存在只要付费,无需提供设备进行校准,便可以提供任意份数计量校准证书,国家法定计量机构出具的证书更具有权威性。
8、 常规自平衡静载荷载箱外观:
常规标准荷载箱
常规标准荷载箱
常规标准荷载箱
以下为附件部分:
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(JGJ/T403-2017)规范说明文件
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说明文件
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(JGJ/T403-2017)规范部分内容
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(JGJ/T403-2017)规范部分内容
住建部《建筑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》(JGJ/T403-2017)规范部分内容
以上内容转自:今日头条
服务热线:13511901355(省内)18984373573(省外)
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云环东路1100号
www.xinruidakeji.com